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2020-11-14 20:00 酱知儿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罗生门,原为日本京都的的一座城门。1915年,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取名《罗生门》。1950年,日本导演黑泽明将芥川龙之介的两篇小说《罗生门》和《竹林中》混编之后,拍成了电影《罗生门》。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罗生门》海报

黑泽明的电影,远比原著更加知名,而且这部电影赋予了“罗生门”一词更加深刻的含义。电影《罗生门》,用“不同身份的人讲述看到的同样一件事,却说出了不同的过程”这个戏剧处理方式,黑泽明表达对人生的感悟:每个人都走不出内心的“竹林”。

谎言,只是为了欺骗自己

我们常说:真相只有一个。然而“真相”到底是什么?在各说各话的情况下,真相到底还有没有意义?导演黑泽明在电影一开始就表达了消极的“态度”——“这一次,或许我不再信任人心了。”当然,他想说的“不相信人心”不是他人之“心”,而是自己的“内心”。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黑泽明

电影《罗生门》最开始,乞丐、僧侣与樵夫来到罗生门下躲雨。闲坐也是闲坐,僧侣与樵夫就说起了一件令人唏嘘的事:几天前,樵夫在竹林中无意发现一具武士尸体,官差调查之后断定,武士是被江湖大盗多襄丸所杀。逮捕多襄丸后,事情“真相大白”,原来他是看上了武士的妻子,侮辱了武士妻子后,又杀死了武士。然而,在结案时,案情却变得扑朔迷离,因为三位关键人物,说出了充满矛盾的供词。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被捕的多襄丸

据多襄丸本人交代,他的确因觊觎武士妻子的美貌,遂行非礼之事,但他本无杀心,是武士的妻子要求两人为她决斗,自己才在激烈的战斗中杀死了武士,而那女人则趁乱逃跑了。

武士妻子的供词却跟多襄丸不同,她说多襄丸在侮辱她后就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却不发一语,嫌弃地看着她。她握着小刀想寻短见,却因为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而昏倒,醒来后发现小刀赫然插在丈夫胸口上。

最后,导演让“武士灵魂”又讲述了一个版本的“真相”,他说多襄丸本想娶他的妻子,但妻子竟要求多襄丸先除掉自己。厌恶女子的多襄丸放开了他,将女人交其发落。最后女人逃跑了,自己因不堪受辱而自杀。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罗生门》武士妻子

同样一件事,却有三份不同的证词,显然是有人说了谎。然而,这三个人都没有说谎的动机,多襄丸作为江洋大盗,不管杀没杀武士,总归难逃一死;女人作为受害者,没有犯下任何错误;武士更是早已死去,于尘世无牵无挂。那么,三人为何要说谎呢?导演认为是人的怯懦,具体来说,是不敢面对真正的自己。

古希腊雄辩家德摩斯梯尼说过:“没有什么事是比自我欺骗更容易的了,因为人总相信自己所希望的。”其实,这三个人都没有说谎,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相,早已被他们对真相的期望所扭曲和遮蔽。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罗生门》武士妻子

多襄丸离死不远,女人生不如死,武士则死亡多时,欺骗他人对他们来说早已没有任何意义。三人的矛盾证言不是为了说服听众、逃避责罚、苟且偷生,他们只是想在谎言中塑造一个心目中的“美好自己”。谎言不是为了欺骗别人,而是为了麻痹自己。

从三个人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到他们侧重点的不同。多襄丸的故事,他武勇善战,且盗亦有道,虽然行不端之事,却守住了底线;在女人的故事中,她身躯受辱,但精神依旧清白,所有问题都是他人对她的压迫;而在武士的供词中,他无辜而悲壮,受到了妻子的背叛,最终只能为维护声誉而自杀。勇敢、清白、尊严,三人所珍视的价值,都在“竹林中”被击碎,他们无法接受现实中腌臜不堪的自己,只能用口述的谎言盖住真相,欺骗自己。

失去了重量的真相

在拍摄《罗生门》这部电影的时候,黑泽明做出了大胆的改变,他将《竹林中》的故事搬到罗生门的门洞中,又将《罗生门》小说里的“灵魂发问”注入了《竹林中》的故事。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黑泽明

原著《罗生门》的故事不复杂,讲的是一名陷入道德迷茫的乞丐。某一天,乞丐来到罗生门,见到一位老妇在门洞里拔尸体的头发。深感不妥的乞丐指责老妇侮辱逝者,然而老妇却回击道:这个死人本是个不义之徒,我为了生存侮辱他有何不可?思考片刻后,乞丐杀了老妇,拿走其衣物离开了。

多襄丸、女人和武士的故事出自小说《竹林中》,芥川龙之介没有写出故事的结局,黑泽明在《罗生门》中借着樵夫之口,给出了一个答案: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芥川龙之介

多襄丸在侮辱了女子后,请求她嫁给他。此时,女人要求丈夫和多襄丸决斗,谁赢了就可以带走她。然而,这两人一为武士,一为江洋大盗,却都怯懦不已,不敢拿生命冒险。处境尴尬的女人于是以男子气概为由,挑拨两人以死相拼。原来,两人怯懦的原因不是惜命,而是技拙,虽然都号称用刀剑吃饭的人,却都不擅长战斗。在一场狼狈的对攻后,多襄丸杀了武士,女人则逃跑了。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罗生门》电影海报

如果说原作者芥川龙之介写《竹林中》与《罗生门》的用意,一个是为了诉说真相的扑朔迷离,一个是为了感慨生存的残酷不堪,那么,黑泽明就是用《竹林中》的真相悬疑表达了《罗生门》的残酷。

在《罗生门》电影中,樵夫的证言堪称“照妖镜”,照出了每个人的“原形”,所有人都如小说《罗生门》中的乞丐一样,本想保持信念,但为了生存,最终毅然抛弃了信念。在竹林中三个当事人中,不守礼法、轻浮浪荡,又善于挑拨离间的女人,反而是最后的生还者,算得上是一种对现实的“嘲笑”。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罗生门》剧照

黑泽明用樵夫之口所描绘的“真相”,是扑朔迷离的各种可能中最丑恶的那一个,这个真相充满污秽,令人不齿,仿佛不自私就无法生存。作为揭开迷局的真相,本应千钧之重,在这里反而轻如鸿毛,失去了重量。整件事因为真相跌入了人性中的丑恶角落。不过,导演的用意并不在指责“人性之恶”,这样的指责没有任何意义,只显得气急败坏,实际上,黑泽明想借着真相的腌臜不堪,衬托人们在选择“真相”时候的左右为难:每个人都得面对“竹林”,每个人都有走不出的“竹林”。

走不出的竹林

在《罗生门》电影结尾,乞丐、僧侣和樵夫发现了一个婴儿。看到婴儿身上名贵的衣服,乞丐立刻夺走婴儿的衣服,使听完“竹林中”故事的僧侣十分失望。这时樵夫又伸手想接过婴儿,僧侣以为樵夫连婴儿的裹身布也想抢走,樵夫连忙解释自己养育了六个孩子,只是想收养这个弃婴。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罗生门》剧照

导演在这里设下了一个反问:樵夫的举动究竟是听完故事后人性的醒悟,还是又一个自私的谎言?在这个扑朔迷离的世界中,我们该相信人性的善良,还是服从生存的残酷,这是导演对每一个观众最后的发问。

其实,当看完电影,每个人猜测的樵夫行为,最终都反映了我们内心的想法。正如同竹林中的三个人面对同样的事,却说出不同的过程,当观众在编织竹林中的“真相”时,也就走入了扑朔迷离的竹林。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罗生门》剧照

即便是置身事外,看似客观的观众,在组织“真相”时,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对现实的期望加入想要看到的“真相”中。我们得出的结论,其实是内心的投影。有的人在看电影时,可能会钦佩多襄丸的豪爽;有的人或许会可怜被侮辱的女人;还有人会为遭受飞来横祸的武士抱不平。总之,我们最终相信的,总是自己所期望的现实。

黑泽明的《罗生门》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

黑泽明通过《罗生门》这部电影,传达了两种感悟,第一种:怯懦制造谎言,勇敢凤毛麟角。人性很少能经得住考验,只有勇者才可以面对残酷的真相。第二种感悟,也是导演最想要表达的精神,也是《罗生门》这部电影的“文眼”:世间的事仿佛一座座“竹林”,当我们在观察、判断、思考它时,都会走入“竹林中”。最终,事情的走向如何,全凭我们的信念,一念之差,或者成为懦夫,或者成为勇士。

本文地址:http://www.356368.com/news/120681.html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356创业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