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2020-11-19 08:00 此时保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昌宁县紧密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通过整族帮扶、合力攻坚,让长山苗族同胞告别了贫困,同时也让苗族文化像陀螺一样代代相传、旋转不停。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走进勐统镇长山村陀螺坪易地扶贫安置点的苗族文化展室,陈列中的苗族服装精美艳丽、银饰璀璨夺目,苗族特有的织布机、弩、芦笙和陀螺等各种生活和娱乐器具各具特色,长山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王兴祥告诉记者,这个安置点的名字就来源于苗族群众传统的体育活动——打陀螺。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勐统镇长山村民委员会副主任 王兴祥

苗族小孩一般在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要给他制作陀螺了,所以说我们这里的每一位苗族群众,每个男孩子都会使用这个东西,我们这个搬迁点的得名,也是因为我们这里的苗族群众经常到这个地方打陀螺,后来我们这个搬迁点开建,就把这里命名为陀螺坪搬迁点。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王兴祥是土生土长的长山苗族,同时也是村里第一个本科大学生。从西南民族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希望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和苗族文化传承保护尽一份力。王兴祥告诉我们,打陀螺现在仍是苗族群众喜爱的活动,为了保护这一民俗,每到逢年过节,村里都会组织苗族群众开展打陀螺比赛。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勐统镇长山村民委员会副主任 王兴祥

现在脱贫攻坚我们的文化也不能落后,每年过年的时候,村里都要组织群众开展打陀螺比赛,以打陀螺的形式一起欢庆新年, 一起来歌颂脱贫攻坚。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勐统镇长山村是保山市苗族聚居的第一大村,也是省级贫困村。全村24个村民小组中有10个是苗族群众聚居村落。脱贫攻坚启动以来,昌宁县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整合项目资金,通过整族帮扶、重点帮扶、精准帮扶,合力攻坚,在长山村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个,总投资1176万元,搬迁安置农户242户。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陀螺坪易地扶贫安置点苗族村民杨发林告诉记者,自从搬迁到安置点后,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就像花山节里的芦笙调一样欢快,政府不光给他们建好了房子,还建设了规范的养殖区和宽敞的猪圈,一年只用养上两头能繁母猪,就能挣3万多块钱。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勐统镇长山村陀螺坪苗族村民 杨发林

原来我住的地方猪圈窄,不会养得猪卖,喂得1头也是自家吃,现在搬到这里,党的政策好,对我们相当好, 给我们盖的猪圈相当宽,可以养30来头猪,一年猪钱可以卖得3万元左右,以后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各族群众不仅要脱贫致富,文化传承也不能掉队。昌宁县在对长山苗族群众实施易地扶贫集中搬迁过程中,不仅着重在安置点建筑上体现苗族特色,生产生活中也充分尊重苗族群众民族风俗和族群聚居传统。勐统镇党委书记李光辉介绍,每年镇村两级都拿出一定的资金,组织芦笙节、花山节以及苗族过大年等相关活动,政府还组织苗族群众成立了自己的文艺队,到周边乡镇和外县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增强苗族群众的文化自信,促进当地苗族文化的传承发扬。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我们先用汉语读一遍小公鸡和小鸭子,好,我们一起来一遍苗语”这是长山村苗族完全小学的课堂,穿着苗族服饰的教师正在开展苗语和普通话双语教学。

昌宁:苗族文化要像陀螺一样转不停

勐统镇长山村苗族完全小学校长 李健

学前班的学生和一年级的学生,刚来到学校后,他们对汉语的认知相对少一些,我们开展双语教学,主要就是帮助他们对汉语知识的了解,也是为了把苗族文化传承下去。

本文地址:http://www.356368.com/news/121889.html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356创业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