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硬度比钢铁还强100亿倍,可变成各种形状

2020-11-20 17:00 每日讯点

航空发动机号称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之所以给出这个称号是因为航空发动机所需要的技术极为复杂,世界上能够研发和制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没有几个,当然航空发动机除了需要先进的技术以外,制造发动机所需要的材料也很重要,航空发动机工作的时候会产生高温高压,所以选择一款耐高温高压的材料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实现耐高温高压,那么这些材料的硬度必须足够大,目前世界上硬度很强的材料包括金刚石、铝合金、铬金属、石墨烯等,不过这些材料都不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物质,而是另有其物。

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硬度比钢铁还强100亿倍,可变成各种形状

制造航空发动机的材料是一种硬度极高的铝合金材料

目前世界上硬度最强的物质即不是金刚石、石墨烯,更不是钢铁,而是一种叫做硫化碳炔的物质,这种物质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地球上硬度最高的东西,硫化碳炔是一种极其简单的物质,仅仅只有一串单原子组成,正因为于此造成硫化碳炔这种物质很难被人类现有的科技制造出来,不过一旦制造出来它会表现出无人能敌的硬度,科学家经过理论计算,硫化碳炔的硬度是钢铁的200倍、是金刚石的40倍、石墨烯的2倍,如此大的强度可以让硫化碳炔方向的制造一些对硬度要求很高的坚固设备、仪器和其他工业品,事实上目前凭借人类目前的科技我们还无法制造,只有未来科技更加发达才可以实现。

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硬度比钢铁还强100亿倍,可变成各种形状

目前世界上硬度最强的物质硫化碳炔,目前人类还没有制造出来

硫化碳炔作为一种比石墨烯还要坚硬的物质,那么它是不是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硬度之王”呢?当然不是,宇宙之大无奇不有,虽然硫化碳炔在地球上可以称的上只“硬度之王”,但是放眼整个宇宙,它的硬度却排不上号,因为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比硫化碳炔硬度还要强很多的物质,科学家利用超级计算机对宇宙进行模拟发现,在宇宙中存在一种比钢铁硬度还要强100亿倍的物质,这种物质有一个奇怪的名字:核面团。“核面团”的硬度完全可以碾压硫化碳炔这个地球“硬度之王”,甚至硫化碳炔根本不配与“核面团”比硬度。

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硬度比钢铁还强100亿倍,可变成各种形状

宇宙硬度最高的物质隐藏在中子星内部

从“核×和面团”这个名字可能很多想到这种物质是一种面团类的物质,又或者遵循非牛顿流体那样,受到的力越大硬度就越大,其实不是这种的,其实“核面团”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固体物质,更确定的说是应该是一种星体,因为这种超强度的物质是一种名叫中子星的内核,这种物质是如何形成的?在恒星消耗完能量的时候,恒星会坍塌成为一颗中子星,而中子星的内核几乎占据了一颗“死亡”恒星的99%物质,不过这些物质在恒星死亡之后变得更加紧密,就好像把一张纸经过几十次反复折叠,硬度变得非常高,所以中子星的内核就是由恒星爆炸之后物质坍缩后压缩成的硬度极高的物体。

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硬度比钢铁还强100亿倍,可变成各种形状

中子星内核硬度是钢铁的100亿倍

那么科学家研究这个硬度极高的中子星内核有什么意义呢?科学家当然不是吃饱没事干浪费精力去研究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物质,不管研究什么东西,科学家都会带有一种目的性去研究的,而研究硬度极高的中子星内核对人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可以帮助人类发现引力波,引力波大家都知道是一种极微小的信号波,人类想捕捉要引力波不仅需要技术,更多需要的是运气,因为宇宙不是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引力波,有时候甚至会几亿年才会产生一次,而又经过几亿光年才会光临地球。而科学家发现,在中子星的硬度极高内核有可能会产生宇宙涟漪,而宇宙涟漪是产生引力波的前提条件,所以有助于人类研究和发现引力波。

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硬度比钢铁还强100亿倍,可变成各种形状

中子星可以产生宇宙涟漪,由此蕴含引力波信息

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硬度比钢铁还强100亿倍,可变成各种形状

引力波示意图

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硬度比钢铁还强100亿倍,可变成各种形状

引力波是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波信号

那么再来说说引力波有什么作用,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里面提到的一种神秘信号,这种信号可以帮助人类倾听宇宙深处不同的声音,比如超新星爆炸、黑洞活动、星体相撞,这些物体都会发出声音,目前人类只有一种办法能够研究它们,那就是使用引力波进行探测,除此之外,引力波还可以帮助人类发现暗物质、暗能量、虫洞、时空穿梭等这些科幻电影才存在的物质和事情,而如果人类使用引力波作为通讯手段,在宇宙中几乎畅通无堵,而电磁波多多少少会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导致通讯质量不佳。所以说,一旦人类证实并且能够利用引力波,那么将会极大改变目前这个世界状态。

本文地址:http://www.356368.com/news/122263.html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356创业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