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乏味的人生:给你10个有用的生活总结

2020-11-17 04:00 思想假Kyle

越来越乏味的人生:给你10个有用的生活总结

比起长篇大论,假更喜欢浅阅读,微写作,今天整理下在知识星球,微信朋友圈过去分享的一些随笔,基本是原创,个别是摘录。

这也是假长期培养起来的一个好习惯,但凡遇到有想法的内容都会马上做下笔记,链接到其他内容去,不断地在脑海里深化知识的链接,这里推荐微写作这个习惯给大家,有手机备忘录就能行动~

01 原生家庭

虽然身处广东,经济比较活跃,工作不用往外地跑,但这真心觉得广东家庭出来的孩子成材率特低。

无他,计划生育执行地特别差,而且很多父母都是怀着多个孩子多双筷子的心思来养育,少则两个子女,多就六七个,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真的是悲哀,有多少家庭资源可言?多半是工厂拧螺丝的命。

一切都凭运气,运气好读书好的孩子就一路读到大学,读书差的就初中毕业进厂打工,像我已经算是走运的人了。

北方计划生育管得严,我认识的北方同事,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教育资源集中太多,每个孩子接收到的家庭资源是广东周边省份家庭的好几倍,子女多多少少走的更远些,自我完善度也好许多。

02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很多事情,虽然是正确的,但时间却不一定是对的。

比如我要学吉他,我要运动,我要读某某书,看某某课程......

这全是正确的事情,但时间却不一定合适,且精力是有限的。

我看到不少博主很推荐看孙子兵法,从中参考借鉴,类比人生;

这无疑是很正确的事情,但我也要去看吗?看论语不行吗?看道德经不行吗?看其他不行吗?

好事总是很多,好处件件都有,而判断的依据在自己手里,很多时候只是成本太低,被你忽略了。

03 分享一个达克效应

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具体表现: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准,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大部分学生都有这么一个过程,莫名地自信,对前景充满向往,但如果追问下去,为什么充满自信,对什么有向往,有什么具体规划,一般就说不出话了。

只要经过几年工作的洗礼,切实地发现自己的能力边界,并坦然接受,就是走上开悟之坡的时候。

越来越乏味的人生:给你10个有用的生活总结

04 情侣分手的5种常见原因:

1)至少一方感受到压力/紧张,比如事业压力,前景压力

2)双方产生冲突,且持续时间长,比如三观,性格,家庭

3)拥有不平等关系,一方感受到另一方的利用/剥削

4)激情消退,被其他异性吸引(不一定是出轨)

5)产生厌倦感,不再有最初的感觉,感到失望

05 普通人

对我来说,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是个很愉悦的事情,尤其是在朋友面前。

那一刻,会顿时放松一下,似乎没有了"必需突出"的压力。

06 古书

像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这些古书,不提倡一上来就读原著,尤其是知识储备不够的情况。

最好是倒着读,由浅而深,循序渐进,先读近代人对它的注解,再读古书。

如同学习一门新的学科,一上来就是门槛高的专业教材,是吃力不讨好自己,先读通俗读物,再进阶,就舒服多了。

07 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论最基本的观点就是社会契约本身。

人生而是自然人,拥有所有的权利和资源,可以做你任何想做的事情,暴力是唯一的规则。

当社会形成的时候,每个人都自愿牺牲了一部分自然人的权利,让给主权者,从而换取和平,安宁和稳定。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张社会契约,用自己的自由换取不被侵犯的权利,比如用使用暴力的权利换取不被他人所暴力的环境。

应用在生活上,我们也签订了一张张契约,但强调的是权利和责任,最基础的就是家庭契约。

成年以前,用自己的言听计从,百依百顺来换取监护人的抚养,不敢违拗,而成年以后也有相当的义务回馈监护人。

工作以后,这张契约的效力会降到最低程度,子女经济独立,不再依赖监护人,更多的是准备开始回馈这个阶段。

但如果工作以后,你还接受监护人的各式援助,比如买车买房,这时候家庭契约效力又会开始增强,你也该多听从监护人。

相应地,跟社会上其他人相比,如果你接受的资源越多,比如出国留学,家庭私教,工作机会等等,你听从的责任就越大,自己要心里有数。

如果你是一个富二代,不要抱怨父母对你干涉太多,搞清楚什么是权利和责任。

监护人的不求回报是真的,但更多不是指物质上的,而是权利和责任。

08 起床

发现用智能音响调闹铃,起床率100%,基本不需要手机闹铃了。

因为音响是说话喊你起床,手机是下意识地随手就能关掉。

而你关掉闹铃就必须说话,有时候说一句胡话不够清晰,还得补一句。

补完之后头脑已经清醒了,起床了!

09 保险

有个读者私聊我在奋斗的年轻人要不要买保险?

假的观点偏向不要

保险就是风险管理,活在大城市奋斗中的年轻人,普遍状况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最看重的不是风险管理,不是安稳生活,而是能不能运用已有的资源增加拼搏成功的机会,这也是各种漂的目的,一年上万块的重疾险成本过高,是不太愿意投入到生活里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储蓄较少,图的更多是发展,真不建议买。

只有几种情况有必要认真考虑下:

1)父母年纪偏大

2)比较早成家,家庭担子已经比较重,责任也重了起来

3)事业发展还不错,储蓄不少,收入稳定

到3)这个阶段想法会完全改变,只要是正常人,都会更珍惜眼前稳定的生活,宁愿舍弃小部分投资金额,也会进行风险管理,维持来之不易的质量生活。

如果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图发展不图稳定,那就坦然接受那点人生的意外性,而不是高成本地追求零风险,况且死亡本就是概率问题。

最后,买不买是一回事,保险教育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是风险管理,后者是学习充电,多学习多了解准没错。

10 读书

总有读者以为写干货文章的博主要看很多很多书,一谈到读书就望而却步,这真的是个天大的误会。

其实真正看书多的只有搞研究的学者,其余的人基本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看书多,仅仅是比普通人多一些而已,谈不上做不到,望而却步更是没必要。

同理,那些经常在电视机台前表演知识的人,也不见得比一般的博主读书多,ta们谈的不是知识点,只是观点,而观点是可以无限创造的。

很多博主虽然看了很多书,但很大一部分都是可有可无的是商业畅销书籍,真正记住的可能就只剩两句话,经典就那么小部分,大家都知道。

换句话说,你只要把少数领域的少量经典看就已经拿住钥匙了,剩下的大部分书籍都是基于这些衍生出来的作品,把门槛降低后的作品,更加大众化的作品。

终于吐血写完了,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点个赞支持下!

=============

作者:思想假

一直更新读书、认知、思维、自我提升类干货,可以自己去多翻翻文章,不会让你失望哟!

本文地址:http://www.356368.com/news/121306.html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356创业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