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因中芯上市而忘乎所以,“中国芯”短板仍十分明显

来源:计算机世界

切勿因中芯上市而忘乎所以,“中国芯”短板仍十分明显

7月16日,中芯国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发行价格为27.46元,以95元开盘,涨幅超过245%,市值突破6000亿元。

众所周知,中芯国际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据IC Insights公布的2018年纯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销售额排名,中芯国际位居全球第四位,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

切勿因中芯上市而忘乎所以,“中国芯”短板仍十分明显

中芯国际的“激荡二十年”

回顾历史,当新中国进入21世纪,中国大陆集成电路教父张汝京回国建厂,张汝京曾任职于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参与建设的顶级芯片厂遍布欧、美、亚三大洲,这位在行业叱咤风云二十年的“教父”,怀着满腔热忱回国报效。此后,中芯国际落地上海,张汝京任中芯国际第一任董事长兼CEO。

公司成立三年后,中芯国际如同一棵参天巨树般从一片荒芜中拔地而起,专业人士评论称,毫不夸张地说,这3年,张汝京把大陆芯片产业拉快了30年。

2003年,中芯国际跻身全球第三大代工厂。

直到2005年,台积电和北美子公司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及窃取商业秘密,中芯国际两度败诉,损失惨重,张汝京离开。

有消息称,张汝京离开后,毕业于清华无线电专业的江上舟,找来了华虹集团CEO王宁国接任张汝京成为中芯国际的CEO。

2011年6月,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因病去世。同年,原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也是江上舟清华电子系的同学张文义,被委任为中芯国际董事长。2011年8月5日,中芯国际宣布,邱慈云博士获委任CEO兼执行董事。在邱慈云的带领下,中芯国际创下连续三年盈利,连续十三个季度都盈利的佳绩。邱慈云上任时,中芯市值118亿港币,2015年,中芯市值317亿港币。同年3月,周子学博士获委任为中芯国际董事长、执行董事。

2017年5月,61岁的邱慈云因个人原因请辞,同年,中芯国际宣布,前台积电资深研发处长梁孟松入职中芯任CEO;原中芯国际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中芯北方合资公司总经理赵海军同样任职CEO,自此中芯国际开启双CEO模式,赵海军负责制造,梁孟松负责研发。

此后,12纳米、14纳米的FinFET工艺相继问世,中芯国际跃居世界排名前列。2020年,中芯国际代工的华为麒麟710A面世。

回首中芯国际这二十年的激荡之路,成就了今天世界仅剩三家的7纳米玩家之一——中芯国际。

与“天字一号厂”相比仍存在差距

外媒最新统计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晶圆厂的座次是,台积电独揽51.5%的制造份额。三星份额为18.8%。之后分别是Global Foundries、台湾联电和中芯国际。

切勿因中芯上市而忘乎所以,“中国芯”短板仍十分明显

专业人士指出,台积电在7纳米和10纳米节点的市场占有率为86%,营业收入120亿美元,营收贡献占比36%,在14纳米节点市场占有率为83%,营收75亿美元,营收贡献21%,在先进技术节点,台积电仍处于行业垄断地位。中芯国际目前尚未突破7纳米和10纳米技术节点,也因无法购置最先进的EUV光刻机,故而在先进制程工艺方面,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差距很大。

切勿因中芯上市而忘乎所以,“中国芯”短板仍十分明显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中国芯”的殷殷期望

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半导体的人才与需求相比面临着巨大短缺。数据显示,2020年前后,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左右,而现有人才存量仅为40万人,人才缺口达到32万人。

目前,很多人才不愿意进入半导体行业。由于基本开发和市场销售周期均需要约两年时间,人才需要经历漫长的产品周期,有些甚至需要五到十年。而软件等行业则能够迅速得到收益,这就吸引了大量人才从事软件行业,继而造成了很多人对半导体行业缺乏耐心和恒心。

另一方面, 从事半导体行业的成本过高,训练时间长,工作辛苦,回报也比较低。相对于收入高、环境舒适的互联网、应用软件、银行、金融等行业,半导体行业并没有优势。

结语

中芯国际上市,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无疑是一缕福音,但要发展成如台积电、三星类的世界级晶圆代工厂,或许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我们需要客观的认识到差距,同时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相信终有一天晶圆代工可以比肩超越国际大厂,同时推动着“中国芯”走向辉煌。

本文地址:http://www.356368.com/news/121702.html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356创业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 · 阅读